我省多项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城市体检与法治政府建设双领域齐获殊荣

发布时间:2025-10-30

近日,河北省在城市建设与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接连收获国家级荣誉,多项创新经验获全国推广,充分展现了我省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总结推广各地在城市体检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我省共有4项做法成功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为全国城市系统化、精准化开展体检工作提供了“河北样板”。

在加强工作保障方面,我省省级层面率先编制《城市体检评估标准》,成为全国首个从城市体检、社会调查、五年期评估到成果应用全链条规范城市体检工作的省份,为各地市开展体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地方实践中,邯郸市创新组建“两院一校一库一中心”专业服务团队,整合国内高水平规划院、地方规划院、高校资源与专家智库,构建起“调研—诊断—研究—复核”闭环机制,并成立城市体检研究中心,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唐山市则聚焦专业难题,建立技术专家研判机制,针对消防、结构安全等高风险指标,组织多领域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联合鉴定,确保问题识别精准、建议科学可行。廊坊市探索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楼道、围护、结构等安全隐患,实行“风险隐患通知书”制度,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推动“既严重又紧急”问题立行立改,实现体检成果高效转化。

与此同时,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我省再传捷报。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我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衡水市成功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承德市隆化县“创建‘和谐十二家’红色网格,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项目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实现地区与项目双丰收。

石家庄市以改革赋能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智能AI审批,行政审批效能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成效显著,连续获评国家级荣誉。秦皇岛市聚焦便民利企,在全国首创“证明事项网上办”和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模式,立法质量突出,出台《长城保护条例》等特色法规,并在行政执法监督和企业合规指导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衡水市以“三最”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推动18项改革经验获省推广,出台全国首部生态环境教育地方性法规,“交房即交证”等创新举措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隆化县“和谐十二家”红色网格项目则构建了“一核两翼三支撑”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的红色微网格、道德文化促进会、说理委员会和共享式经济合作社协同发力,打造“一站式”调解中心,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共治、成果共享,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河北路径”。

自2019年起,中央依法治国办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旨在树立标杆、引领示范。此次多项荣誉的获得,既是对我省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治理的充分肯定,也为全省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我省将持续深化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同时以示范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坚实支撑。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