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近年来致力于构建四级全域公园体系,包括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以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统一。通过推动城园融合、城水融合、城野融合,保定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完美结合,为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幸福体验。
为了拓展绿美空间,保定市通过规模建绿、均衡布绿和见缝插绿等方式,不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让市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同时,该市还加快大型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已建成儿童公园、极限运动公园等多个大型公园。
据最新统计,目前保定市主城区已拥有郊野公园2座、城市公园39座、社区公园65座以及超过360座的口袋公园,构成了以郊野公园环绕城市外围,城市公园点缀其中,社区公园围绕居住区,口袋公园遍布街头巷尾的“公园城市”格局。这些绿地空间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景观,还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保定市政府坚持“公园+”的理念,不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出门即景的便利。例如,“公园+体育”,在公园内增设健身场地和器材,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健康跑等活动;“公园+服务”,在公园进行全龄友好试点改造,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服务;“公园+文娱”,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和花事活动,打造公园独有IP。使得公园不仅是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好地方,也成为文化交流、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此外,保定市还积极探索“市民园长”制,鼓励居民参与公园管理工作,形成“市民园长+监督员+志愿者”的群众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目前,该市已聘请多名市民园长、市民监督员和志愿者,共同推动城市公园的全民共建共管共享。与此同时,“自然学堂”的开设,依托竞秀公园、植物园等场所,通过专业研学团队的组建,特色课程的设计,成功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自然科普教育平台,惠及了数千名群众。
保定市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通过这些措施,保定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绿化水平,还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该市将继续推进全域公园体系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游的公园城市。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